体能论坛China Fitness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Reg
搜索
查看: 2634|回复: 0

[运动损伤] 头部顶球与头部创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5 15: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篇內容主要編譯自 Asken, M. J., and Schwartz, R. C. (1998).
Heading the ball in soccer: What's the risk of brain injury?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 26(11).

概述

  根據美國的一項國內調查(MMWR,1997),與運動有關的頭部創傷個案每年估計有300,000宗。在一些接觸類運動(contact sports)如拳擊,頭部創傷事件多年來更是惹人關注(Haglund與Eriksson,1993;Ross,Cole與Thompson等,1983)。英式足球也是接觸類運動的一種,一些研究員(Jordan,Green與Galanty等,1996;Tysvaer與Storli,1989)認為足球員的頭部頂球動作與拳擊運動中受到重覆的迎頭痛擊並無分別,可以引起錐體症候群,外錐體症候群及小腦性失調等徵狀,有時甚至會出現認知上的障礙和性格上的轉變(Haglund與Eriksson,1993;Smodlaka,1984)。如果頭部頂球真的會導至以上的徵狀,後果便非常嚴重了,因為估計全球約有4至12億人是活耀於英式足球運動之中(Jordan,Green與Galanty等,1996;Dailey與Barsan,1992;Keller,Noyes與Buncher,1987)。

一些有關頭部創傷的調查報告

  雖然英式足球(在此以後只稱作足球)的受傷率只是美式足球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Dailey與Barsan,1992;Keller,Noyes與Buncher,1987),但頭部創傷的確時有發生。在歐洲,頭部創傷佔上了所有足球創傷的1%至20%(Tysvaer與Storli,1989)。與皮球本身猛烈撞擊、與另一名球員直接碰撞、碰到地面或球門柱,甚至是重覆的頭部頂球,都是足球運動中頭部創傷的可能成因。

  根據Barnes,Cooper與Kirkendall等(1998)的研究,在一群參與1993年Olympic Festival的精英足球運動員當中,84%的男運動員(64人)有頭部創傷的病歷,而54%運動員(39人)甚至有腦震盪的情況。他們並估計,於十年之內,男性球員患上腦震盪的機會是50%,而女性球員則是22%。雖然正確的頭部頂球並未有引至任何腦震盪的發作,但18%(102人中的18人)運動員的腦震盪確實是由於頭部頂球所做成。

  此外,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的足球數字統計亦顯示男性球員出現腦震盪的機會是0.014%,而女性球員則是0.015%(Jordan,Green與Galanty等,1996)。Boden,Kirkendall與Garrett等(1998)在一份針對大專精英足球運動員的研究報告也提到男性球員出現腦震盪的機會為0.06%,而女性球員則為0.04%。不過,他們並未有發現由於頭部頂球而引發的腦震盪個案。

藉得關注的原因

  一些有關的研究報告認為頭部頂球可以導至輕微的腦震盪或連續而較小的腦震盪。Tysvaer與Storli(1981)就曾對128名現役挪威足球員進行研究,這批球員平均每人曾參與100場賽事,他們都報稱有持續或長久的徵狀如頭痛、頸痛和頭暈等。此外Matthews(1972)亦報告偏頭痛與頭部頂球有結合地出現的情況。

  一些有關複合性腦震盪(multiple concussions)的研究發現更把「頭部頂球」這個課題的關注程度有所提高。雖然大部分輕微的頭部創傷徵狀都可以在數分鐘、數小時乃至數日內消失(Hey,1925;Macciocchi,Barth與Alves等,1996),但表面的復原並不能保證神經元真的沒有受損或原本僅屬輕微的創傷不會因再度受損而使病程加劇(Tysvaer與Storli,1981)。Gronwall與Wrightson(1975)認為每一次的損傷都會降低“神經元儲備”,導致日後因創傷而做成的不足之處越加明顯。

  在一些動物實驗之中已發現,短時間內重覆的撞擊,就算強度僅屬中等,對腦部所做成的傷害,要比隔數天或數星期間歇地進行的強力撞擊還要嚴重(Sortland與Tysvaer,1989)。此外,Gronwall與Wrightson(1975)的研究顯示20名年齡介乎16至26歲測試者的訊息處理能力,在第二次腦震盪後,明顯地比第一次腦震盪後下降了許多,而且持續的時間亦更長。重覆而輕微的頭部創傷對神經及認知方面所做成的影響似乎是與其“劑量”有關,而且可以因為長期出現而累積起來。不過,在數小時或數日內重覆地發生的頭部創傷則可以致命(Mathews,1972)。

頭部頂球的物理學

  一個足球的重量介乎14至16安士(396至453克),充氣後的壓力約為每平方吋14.7磅(每平方厘米1千克),飛行時的速度可以由每小時37英哩(60千米)至每小時74英哩(128千米)。一個在11碼(10米)內全力踢出的球,其撞擊力可達200 千克力(kiloponds,簡作kp)。傳統的皮製足球,濕水後的重量可以比原來超出20%。雖然新一代的合成纖維製成品已沒有這個弊病,但一個擊中在頭部的足球,其撞擊力仍然相當於拳擊運動中一個重擊的五分之一(Jordan,Green與Galanty,1996;Smodlaka,1984;Tysvaer與Storli,1981)。

  據估計,一個足球員平均每次練習或每場比賽會作5至9次頭部頂球(Jordan,Green與Galanty,1996;Smodlaka,1984;Tysvaer與Storli,1981;Barnes,Cooper與Kirkendall,1998)。歐洲球員頭部頂球的頻率較高,而美國球員頭部頂球的頻率則最低。

  頭部創傷的風險和嚴重性與來球的撞擊力(impact force)和被擊中後球員頭部的加速度(acceleration)有關。動物實驗顯示,在頭部被固定的情況下,要引起腦震盪的難度比頭部可以自由移動時為高。

  正確的頭部頂球應包括以前額頂球,並且要以頸部的肌肉把頭固定,下身的肌肉則要令軀幹與頭、頸成一直線,以加大對抗的質量和降低頭部的加速度。不過就算用上正確的頭部頂球技術,Tysvaer與Storli(1989)研究中的4名球員,經過10分鐘的頭部頂球後,全部都報稱有頭痛的現象。此外,Barnes,Cooper與Kirkendall(1998)亦報稱,他們研究中半數的奧運足球運動員,都有最少一次頭部頂球後出現頭痛的情況。這些球員亦表示用力時有頭痛加劇和頭痛時有搏動的感覺等徵狀,而且他們亦普遍把該等徵狀歸咎於頭部頂球技術欠佳所致。

  雖然亦曾有人提出過配戴頭盔等建議,不過此舉被接納的機會似乎不大(Daily與Barsan,1992)。況且,就算是戴上了頭盔,亦未能有效地減低因加速度而引起的創傷(Boden,Kirkendall與Garrett,1998)。

頭部創傷的研究

腦電圖

  Tysvaer與Storli(1989)曾為69名第一組現役的挪威足球員(年齡介乎15至34歲)和另外69名來自各行業、並無頭部或頸部創傷歷史及沒有足球經驗的同年男性作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測試,結果發現球員出現腦電圖異常的情況較為明顯,而且這現象在年輕球員中亦較為普遍。研究員於是把結果歸咎於球員本身的骨骼發展未夠成熟、缺乏經驗和技術欠佳等。

電腦斷層攝影術

  Scortland與Tysvaer(1989)曾利用電腦斷層攝影術(computed tomography,CT)為33名挪威第一組退役足球員(平均年齡52歲,平均出賽329次,平均退役18年)進行測試,研究結果顯示27%(9人)有腦室闊大的情況,而且其中9%(3人)的情況屬病理性。此外,33%(11人)有中葉及/或皮質萎縮的情況。當中9名最常運用頭部頂球(headers)而且年齡亦明顯較長的球員,萎縮的情況亦最為嚴重。研究員認為結果高出了另一項以丹麥一般人口作為對象的調查。

神經心理學測試

  Tysvaer與Lochen(1991)利用神經心理學的測試方法,透過一些現成的有關測量工具如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Test,Trails A & B等,以37名挪威國家隊退役足球員(平均年齡48.6歲,平均出賽359次,平均退役14年)作為研究對象,並以20名住院病人(平均年齡45.2歲,無任何頭部或頸部受傷記錄)作為控制組,結果發現81%(30人)足球員有神經心理上的損害,而控制組則只有40%(8人)。最常使用頭部頂球的受試者(headers)較其他球員的情況嚴重,不過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

磁力共振影像技術

  Jordan,Green與Galanty(1996)利用磁力共振影像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對20名美國國家足球隊成員(平均年齡24.8歲)進行研究,並以20名精英男子田徑運動員(平均年齡26.4歲)作為控制組成員。結果顯示45%(9人)足球運動員有皮質萎縮、局部萎縮及腔間隔透明(CSP)等現象,相比起來,控制組的田徑運動員中只有30%(6人)有類似情況,但兩組的差異並不算顯著。研究員認為雖然頭部頂球與該等徵狀未有顯著的關係,但仍不能排除頭部頂球會令舊患惡化或於日後引起腦部病變的可能性。

其他研究

  Thomasen,Juul-Jensen與de Fine Olivarius等(1979)利用腦電圖及神經心理測試等方法對53名前冠軍級業餘拳擊運動員及53名前第一組足球運動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45%(24人)的拳擊運動員及70%(37人)的足球運動員有輕微的徵狀,特別是牽涉到集中能力及記憶力方面的問題,不過情況未算嚴重。Haglund與Eriksson(1993)亦曾用腦電圖對一群拳擊、足球及田徑運動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20%(25人中的5人)的足球運動員有腦電圖異常的情況,但與拳擊和田徑運動員的結果比較起來,差異並不顯著。

  就上述各項研究在方法及結果上的差異,頭部頂球會否導致腦部創傷這問題暫時仍未有肯定的答案。整體來說,各種跡象顯示有必要對這問題繼續關注及作出進一步的研究,但頭部頂球會導致腦部創傷的說法則仍然未能百分百確立。

預防措施

  鑒於目前仍然未能確定頭部頂球會否導致腦部創傷,而且有關年輕時所作的頭部頂球會否引起日後神經心理上改變的研究更是非常缺乏,頭部頂球可能導致腦部創傷的潛在危險始終是不能抹煞,所以實在有必要做好一切預防措施,防止因為頭部頂球而導致腦部創傷。根據目前的認識,以下四點藉得特別留意:

  • 向教練員、球員、家長、執法人員及醫護人員灌輸有關頭部頂球的潛在危險。

  • 強調及提倡正確的頭部頂球技術(如前述的“以前額頂球,並以頸部肌肉把頭固定…”等)。

  • 強制執行保障球員安全的規則。例如,球證必須確保防守球員在對方開死球時要離開皮球有足夠遠的距離,以降低萬一被球擊中時的撞擊力,更不能容許任何侵犯其他球員的行為。

  • 醫護人員要提高對頭部頂球可能做成腦部創傷的警惕,為球員進行身體檢查時,必須要考慮到球員遇上腦震盪的可能性。




References

  • Barnes, B. C., Cooper, L. and Kirkendall, D. T., et al. (1998). Concussion history in elite male and female soccer play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6(3), 433-438.

  • Boden, B. P., Kirkendall, D. T., and Garrett, W. E. (1998). Cocussion incidence in elite college soccer play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6(2), 238-241.

  • Dailey, S. W., and Barsan, W. G. (1992). Head injuries in soccer: a case for protective headgear?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 20(8), 79-85.

  • Gronwall, D., and Wrightson, P. (1975). Cumulative effect of concussion. Lancet, 2(7943), 995-997.

  • Haglund, Y., and Eriksson, E. (1993). Does amateur boxing lead to chronic brain damage? A review of some recent investig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1(1), 97-109.

  • Hey. (1925). Subdurales Hematom als sportverletzung. Deutsche Zeitschrift fuer die Gesamte Gerichtliche Medizin, 5, 12-16.

  • Jordan, D. E., Green, G. A., Galanty, H. L. et al. (1996). Acute and chronic brain injury i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Team soccer play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4(2), 205-210 [published erratum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4(4), 563].

  • Keller, C. S., Noyes, F. R., and Buncher, C. R. (1987). The medical aspects of soccer injury epidem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5(3), 230-237.

  • Macciocchi, S. N., Barth, J. T., and Alves, W., et al. (1996).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recovery after mild head injury in collegiate athletes. Neurosurgery, 39(3), 510-514.

  • Matthews, W. B. (1972). Footballer’s migraine. British Medicine Journal, 2(809), 326-327.

  • MMWR (1997). Sports-related recurrent brain inju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MWR, 46(10), 224-227.

  • Ross, R. J., Cole, M., and Thompson, J. S., et al. (1983). Boxers: computed tomography, EEG, and neurologic evaluation. JAMA, 249(2), 211-213.

  • Smodlaka, V. N. (1984). Medical aspects of heading the ball in soccer.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 12(2), 127-131.

  • Sortland, O., and Tysvaer, A. T. (1989). Brain damage in former association football players: an evaluation by cerebral computed tomography. Neuroradiology, 31(1), 44-48.

  • Thomassen, A., Juul-Jensen, P., and de Fine Olivarius, B., et al. (1979). Neurological,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and neuro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53 former amateur boxers. Acta Neurol Scand, 60(6), 352-362.

  • Tysvaer, A., T., and Lochen, E. A. (1991). Soccer injuries to the brain: a neuropsychologic study of former soccer play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9(1), 56-60.

  • Tysvaer, A. and Storli, O. (1981). Association football injuries to the brain; a preliminary report.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5(3), 163-166.





该贴已经同步到 jacky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Mobile|体能论坛 ( 粤ICP备15092216号-2 )

GMT+8, 2024-3-29 18:19 , Processed in 0.051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