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论坛China Fitness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Reg
搜索
查看: 3196|回复: 1

[康复疗法]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之復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1 18: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台灣復健醫學會 理事/ 謝霖芬

自1960年代人工髖關節問世之後,許多髖關節病變的患者好像找到救命的萬靈丹,不僅關節疼痛幾乎完全消除,患者的行動能力與自信心也有長足的改善。所謂「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乃是利用人工彌補物,以置換有疾病或損傷的髖關節。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適用於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及股骨頸骨折等情況。

近幾年來,由於人工關節設計與開刀技術日新月異,手術成功率已超過90%以上,且使用年限往往超過10年以上。雖然如此,關節鬆弛、脫臼的併發症仍未完全解決,尤其是在手術後6週至12週更是關鍵期。術後關節之鬆脫固然與手術方式、人工髖關節種類及大小及患者個人因素等有關,但是關節旁肌肉力量的大小、軟組織的強度與個人奉行保健的堅持更是關鍵性的因素。為了避免關節脫臼及延長髖關節的使用年限,術後復健及正確的保健方法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術後復健】

手術後幾天內傷口往往會疼痛、腫脹,除了打針吃藥之外,患者可在傷口處冰敷,一次5至20分鐘不等,一天可重覆數次。冰敷可止血、止痛,並可消除局部腫脹。由於目前手術方式以後外側居多,此方式的優點是手術中失血少,手術時間短,但缺點是置換的人工關節較易鬆脫,因此在手術後三個月內髖關節前屈不得大於90度,且不宜做內收(註:夾腿的動作)及內旋(註:膝蓋彎曲坐著時腳踝向外移動的動作)的動作。為了避免上述不良的動作,術後仰臥時可在兩腿之間放置一個枕頭,且腳踝外側各用一個砂袋來固定。此外,每天要在床上趴兩次,一次10分鐘,其目的是要防止大腿前側屈曲肌肉的攣縮。以下簡介常用的復健運動:

1. 足踝幫浦運動
動作:腳踝及腳趾同時用力往上翹,維持2秒鐘,再用力往下壓,停2秒後反覆進行10至25下。
功效:可增進下肢循環,減輕水腫。

2. 下肢滑行運動
動作:仰臥在床上,一側之膝蓋來回做彎曲、伸直的動作。
功效:維持下肢關節活動度。


3. 股四頭肌等長運動
動作:腳放在病床上,膝下墊一塊毛巾,用力將膝蓋往下壓,可感覺大腿前面肌肉(即股四頭肌)鼓起來,每次停5-6秒鐘。
功效:維持或增進大腿前方肌肉力氣。

4. 小腿伸直運動
動作:膝下墊枕頭或毛巾,使膝蓋彎曲約30度,再將膝蓋用力伸直,維持5-6秒鐘。
功效:維持或增進大腿前方肌肉力氣。

5. 抬臀運動
動作:仰臥於床,將兩側膝關節及髖關節彎曲約45度,再用力將屁股抬起離床,維持約5-6秒鐘。
功效:訓練臀部及腰部肌肉力氣。

6. 外展及內收運動
動作:仰臥於床,雙腿張開(外展),再合起來(內收),也可一次練習一隻腳。
功效:訓練大腿內、外側肌肉力氣。


7. 直腿抬高運動
動作:仰臥於床,一側膝蓋彎曲,另一側將整個膝蓋打直,再抬高約30度,且腳趾上翹,維持5-6秒鐘。
功效:訓練大腿肌肉力氣。


【注意事項】
1. 一般肌力訓練一次宜維持5-6秒鐘,一回合做10至25次,住院期間清醒時每小時做一回合,出院後每天做3回合。
2. 手術後須在助行器或雙邊拐杖協助下才可行走,術後一個半月才可換成單邊拐杖,3個月後才可不用輔助器行走。
3. 術後3個月內髖關節彎曲不可超過90度,且避免髖關節內旋及過度內收的動作,以避免人工關節脫臼。
註:圖片由新光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提供。


该贴已经同步到 jacky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Mobile|体能论坛 ( 粤ICP备15092216号-2 )

GMT+8, 2024-11-27 04:21 , Processed in 0.0442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