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為何不做運動? 香港政府統計署於1999年,就港人運動習慣作了一項調查,訪問了3000位年齡15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結果顯示只有4.5%的受訪者有定期運動的習慣,較上年5.4%為低,當中41%為女性,58%為男性。雖然香港人口有680萬人,但只有4.5%的人習慣運動,此數據實令人擔心港人的體能發展。 一直以來,港人也沒有體能訓練的意識。隨同科技、交通的進步,港人的生活也較上一代方便和舒適。我們上班可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上落樓梯有升降機幫助,搖控的發明更使我們不廢吹灰之力便能享用家居電器。反觀數十年前,步行來回極為普遍,下田耕作、苦力也是大多數人的職業。社會的進步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卻無形削減我們伸展筋骨的機會。 香港的教育以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為目標,對體能教育也相當重視,是小學、中學、大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其課程包含了多樣化的運動,如籃球、田徑、體操等等,不過在運動理念上的教導卻甚少。以本人為例,記憶中的中小學體育課與大多數香港學生一樣,如玩樂般,是同學釋放自己,盡情流汗的好時候,又或是一些與同學踱步閒聊的好時光。 不過這就是真正的體能教育嗎?個人認為理想的體育課不單提供學生一鍛煉體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學生對體能的重視,明白運動的必要性及好處,從而養成運動的習慣。根據調查資料的反映,市民疏於做運動的原因多數是由於工作繁忙及缺乏時間所至。在現今的體育教導下,這結果也相當合理。同學們只懂運動,卻不懂運動的目的,失去源動力之下,是很難從忙碌的時間中抽空「玩樂」的。 從美國學者研究所知,人的行為與周遭的文化背景有直接影響。整體的氣氛不熱烈,也減低港人對運動的熱衷。事實上,大多數港人也欠缺定期運動的意識,港政府沒有積極提倡個人的體能訓練及注意體能健康;而家人也沒有一起做運動的習慣。若父母不積極,子女又怎會積極呢?沒有正面的健康體能教育,港人不愛運動也不足為奇。人不知為何做,又怎能堅持呢?因此真正有效的改善應從教育開始,從心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