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經常參與運動能降低許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6),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運動時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機會卻比健康正常的人要高出 10 倍(Fletcher 等,1995)。因此,任何人開始參與較為劇烈的運動訓練前,都應該先作醫學檢測(medical check-up)。Smith(2004)指出,特別是那些 35 歲以上,而且患病及 / 或心血管方面有高風險的人士,更應先咨詢醫護人員的意見,在正式開始訓練計劃前,需否先作最大強度測試(stress test),因為一些嚴重的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等,都可以是無聲無色的,而且都有必要在開始運動訓練計劃前,先作出診斷並加以控制。 醫學檢測的目的,就是識別所有知道與不知道自己存在著心血管風險的參與者,使他們有機會在開始運動訓練前接受進一步的醫學評估(medical evaluation),並從而決定他們能否參與運動或只可作甚麼程度的運動參與。然而,成本效益也是醫學檢測的主要考慮因素,把健康的人誤判為有心血管風險,繼而再進行種種昂貴的跟進測試程序,可以令很多有心擺脫久坐而缺乏運動生活的人士,對參與運動訓練望而卻步,反而遺背了鼓勵人要多做運動的目標。 Balady 等(1998)認為,既然為健康而運動的人士主要都是進行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而這類活動的風險始終較低,所以醫學檢測的程序,除了能夠識別「高危」人士之外,便是要簡單而容易實施。因此,他們建議採用 Shephard 等(1991)和 Thomas 等(1992)的 PAR-Q(Physical Activity Readiness Questionnaire)問卷,讓參與者自行檢測身體狀況,主要看看是否有心絞痛(angina pectoris)的癥狀。此外,PAR-Q 還可以識別出一些肌肉骨骼的毛病。 假使參與者回答 PAR-Q 問卷時,對任何一條問題選擇了「是」的答案,便有需要找醫護人員作進一步的檢查。 PAR-Q (準備就緒參與體力活動問卷)內的問題 | | |
|
|
| 1. | 你的醫生曾否說你有心臟問題和你應該只做醫生建議的體力活動?
Has your doctor ever said that you have a heart condition and that you should only do 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ed by a doctor? |
|
| 2. | 當你做體力活動時會否覺得胸口痛?
Do you feel pain in your chest when you do physical activity? |
|
| 3. | 在過去的一個月,當你並非進行體力活動時曾否出現胸口痛?
In the past month, have you had chest pain when you were not doing physical activity? |
|
| 4. | 你曾否因為頭昏眼花而失卻平衡或你曾否失去知覺?
Do you lose your balance because of dizziness or do you ever lose consciousness? |
|
| 5. | 你是否有骨骼或關節問題(如背、膝或髖),並且在轉換體力活動時會令其惡化。
Do you have a bone or joint problem (for example, back, knee, or hip) that could be made worse by a change in your physical activity? |
|
| 6. | 你的醫生目前有沒有為你處方血壓或心臟問題的葯物?
Is your doctor currently prescribing drugs (for example, water pills) for your blood pressure or heart condition? |
|
| 7. | 你知否有任何其他原因導致你不可以做體力活動。
Do you know of any other reason why you should not do physical activity? |
總括來說,只要注意安全,凡事適可而止,不要過份高估自己,在專人或合資格的教練指導下,做運動應該是安全的。
该贴已经同步到 jacky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