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论坛China Fitness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Reg
搜索
查看: 4929|回复: 0

中国健身产业创新暨投融资高峰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5 13: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6日,中国健身产业创新暨投融资高峰论坛在上海启幕。本次论坛,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健与美》杂志社、健与美(北京)文化有限公司与上海德納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涂晓东、德纳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西强、莱美国际全球俱乐部合作总监Vanessa Joda、凯兴投资创始人潘石坚、美日健身创始人刘苏德、数字多媒体体能训练馆创始人柳欣等悉数到场,共同展望2015健身行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行业内外的专业人士及健身爱好者的关注。

        本次论坛将分享产业创新理念,搭建投融资活动的信息平台,通过主题演讲和沙龙分享等形式,集中探讨健身产业创新理念、投融资的合作之道。为参会嘉宾提供针对性的投融资信息对接和项目差配服务,促进产业链各层级的互利合作,推动和加快行业中小企业的资本运作,拓宽行业思维。

涂晓东:拥抱健康服务业的春天
        本次论坛上,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涂晓东最先致辞。涂晓东表示,在刚刚闭幕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创新”的关键词被多次提出。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中国健身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时机,该行业更应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畅销生态系统。
        在致辞中,智能手环、医保卡、国外经验等多个例子被提出,“把开展全民健身、拉动体育消费的真正落脚点放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涂晓东说。另外,涂晓东也表示随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未来围绕场馆建设难点、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大行业宣传力度等都必不可少,行业需抓住机遇、加强创新能力。

陈西强:构建中国健身行业最佳交流平台


        陈西强称全球产业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健身产业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因此中国需要一个商务型专业性展览会,为中国产业起到促进及引导作用。希望这次论坛,能够为健身行业打造一个更具高品质、多角度的信息交流平台。
        另外,陈西强称,此次与《健与美》杂志及健与美(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道邀请代表国内外前沿健身行业发展理念的专家级投资行业代表,就健身行业创新理念及投融资等方面的系列课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希望能为与会者在管理及运营等方面带来新的思路及启发。

李豪杰:健康体适能业的短板与契机

        在演讲开始,李豪杰幽默的说,为何找个“胖子“来讲,其实自己就是健身产业的主要”客户“。
        首先,他提出了健康体适能业成为了亮点。他从自己的经历开始讲起,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他自己也会提出如体适能是什么,客户有哪些,俱乐部要如何运作等等这样的疑问。到了2005年李豪杰的从业经历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参观了一家运动馆,在中财开办论坛,被国民体育季刊约稿等等。随后的一些事情让他发现,如亚历山大健身俱乐倒闭部,但之前的前两年,仍受到颇多关注。
        所以,李豪杰,以例子举出,亚历山大是如何倒?提出了诸多疑问如公办、民营的市民运动中心是否是评价竞争?佳姿倒闭称入会人员减少、收入减少?多角度经营造成资金不足?
        因此,如何规避这些问题,是否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短板。于是李豪杰提出了健身行业两个不可忽视的短板。第一个是健身行业缺乏原创性与系统性的创新,“这是适者生存的前提。”李豪杰说。“服务、定价、渠道、人员、设备、流程是否有差异,如果没差异,就存在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该类问题呢,李豪杰首推STP(市场定位理论),他认为,“也就是需求的区别。做谁的生意、赚谁的钱。“
        另外,李豪杰,也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看健康体适能业卖什么?不是只卖健身指导。从产业结构上看,行业与环境的问题。如价值链供需链可孕育新市场。“只要规模大、交易成本低就好,如武汉江城健身e家、江苏医保卡等“李豪杰说,”而Fitmob中的P2P(教练、会员),O2O(俱乐部、会员)等同时有借鉴意义。社区+工具+电商也是未来的一种模式。“但管理者对客户期望的认知是重要缺口。
        第二个短板是缺乏跨界协作与系统化人才养成。体能训练师、运动防护师也是未来发展的一部分。最后,李豪杰也称自己也拥有两个“残念“,第一个是在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第二个运动健康APP。最后,李豪杰总结,存在的短板系统性创新与跨界协作人才不足等,但是仍然有契机,政策、资本、需求、技术设备等都是重要部分,但最关键的是寻求、满足与经营合乎效益的使用者社群。

Vanessa Joda:持续增长的会籍量

       “经营健身俱乐部是个好玩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Vanessa Joda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Vanessa Joda提出,在过去的40年里,全球健身行业有巨大的增长,但典型的中型健身机构正在经受财务上的挑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Vanessa Joda将有四个解决方案。
        首先,Vanessa Joda提出如何拥有较高户籍率。18-34岁的人群,是最主要的健身客户,但他们也会选择其他的机构和运动形式,如微型健身房,只提供私教、或者单车的俱乐部。这类群体所花费的钱比在一个综合性的健身房所花费的资金要多“拥有健身及锻炼后的较好效果、运动型娱乐、社交和认识新朋友“Vanessa Joda说,”这三项是解决拥有多数户籍率的机会。增长会籍和利润需要提供给客户更多他们想要的服务。“
        在增强社交中,Vanessa Joda提出私教、体育赛事训练、集体健身课程、小团队训练这四种方式,可以增强会员社交。在这里,Vanessa Joda告诉在场人士,作为一个管理者,会员到访率是健身行业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关注会员内部驱动力,其实很重要。另外,Vanessa Joda称让50%的会员达到团操课程中,对于私教的推介也起到了不小作用。提高会员的到访率,首先要提高会员团操的到访率。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增加团队的营收。首先,设计团操的课程,如提高力量训练、单车课程及舞蹈,保证出席率。

潘石坚:浅谈健身消费与投融资

        首先,“房子涨势不再迅猛,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都满足了。“潘石坚谈起自己对于健身行业的认识,”那么接下来,人们开始对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潘石坚称,健身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反周期的现象,经济压力大,健身反而更被人们所推崇与倡导。
        再者,潘石坚提出了对于运动行业的逻辑。第一点,体育产业是位于塔尖顶端。第二点,体育产业规模达5万亿,该如何接?“我相信如此规模都会流入有积累的地方。“潘石坚说。第三,潘石坚说,新三板,也是将政策红利与市场趋势将结合。
        另外,潘石坚也谈到了运动健身创业的误区。误区一在可穿戴设备,“没有考虑到需求者的需求,而且创业者也低估了硬件的制造。“潘石坚说。误区二在于盲目开发APP,潘石坚称,开发者没有考虑到健身房与教练是基本固定的,没有随机性,而且开发者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习惯,主管臆想到用户的需求。误区三是C2C,就是Copy to china。”简答复制已经水土不服了,“潘石坚说。
        最后,潘石坚介绍说三大趋势不可不关注。趋势一是运动健身和移动互联网结合,比如数据需求:数据可视化、训练计划,硬件需求:内容记录、运动追踪、训练辅助,社交需求:炫耀、分享与虚荣。趋势二为运动健身和大健康产业相结合,比如大数据:国民体质监测、用户数据分析,运动处方:商业体能监测、个性化运动处方。趋势三是运动健身娱乐化及时尚化。

苏建峰:健身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亚洲首富李嘉诚用了60年才成为亚洲首富,后来被马云超越,没过多久,马云也被超越了。未来也会有人去不断的刷新这个记录,那么你用什么方式来做好一个企业,管理一个企业,甚至塑造好自己。苏建峰称改造思维模式很重要。“现在商场里的衣服越来越贵,我们的身边都站着很多‘门外汉‘,“那么苏建峰称,所谓的大道易行,从以下的几个方面,都会有所体现。
        首先,苏建峰称是全球本土化发展,“将中西方文化要很好的结合。那么方法是什么呢?“苏建峰提到,中国刚经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从政策到生活方式上。
        第二,是从全球俱乐部行业的情况来看。苏建峰介绍,从400年的历史,从第一家俱乐部的诞生,到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俱乐部成为了各种奢侈品、艺术品的最佳载体,诞生了各种世界级商业品牌。中国俱乐部行业发展仅30年,俱乐部领域在金融服务、科技、教育培训、商品开发、赛事、传媒等都存在巨大的空白。在这里,苏建峰提到了中国俱乐部发展的三个阶段,而现在我们也已经步入了云商阶段,整个投资整个服务。
        第三,生活方式改变健身市场。一切的生活都在指掌之间。
        因此,苏建峰指出了未来俱乐部发展的六个方向,客户主导自己的健身行为;家庭延伸成为健身房的重要部分;健身行业管理标准趋于统一;健身俱乐部融入大健康市场;健身市场模式多样化;俱乐部由竞争转向合作。另外,苏建峰也称,健身产业需要联合发展,所谓“互联共生“,形成一个联合体,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健康企业“。

向导:科技改变未来——智能化健身俱乐部

        会员如何坚持?如何避免受伤?如何获得良好服务?经营者如何竞争壁垒小,内容和服务同质性高?人力成本和物业成本呈上升趋势怎么办?如何做更大的俱乐部?等等,这些疑问要如何解决。微健网络创始人向导会针对很多疑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是如何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
       “现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比如Anytime Fitness、Class Pass、团购与大众点评、JEFIT Pro、在线竞赛与游戏等。“向导说。那么从以下几点,向导对科技的改变,做出了如下介绍。
        首先,是互联网+的概念,将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其次,大数据+云计算+新分工网络,彻底改变健身俱乐部。那么未来的俱乐部是什么样的呢?“它是由物联网技术、基于云计算的SAAS软件系统、用户端三个部分组成。“向导说。
        向导介绍,首先是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将运动设备与人连接、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用户体验。向导举出了自己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为例子,跑步机智能传感器与微健竞赛娱乐平台化相结合,形成一个游戏竞赛化跑步。
        其次,是基于云计算的SAAS软件系统,包括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SAAS云服务系统、移动互联技术、用户数据以及用户端。最后,向导也介绍了用户端,包括移动端应用/微信&APP、传感器以及穿戴式设备。

朱弈欣: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健身中心

        朱弈欣通过快健身自己的案例,单店利润率达到30%以上,朱弈欣称互联网应用到俱乐部中,需要有自由、开放、性价比、用户体验这四个精神。
        首先是自由,包括消费自由、空间自由、选择自由。其二是开放,在这里朱弈欣举到了exGYM,打造一个开放平台。其三是客户体验,教练课时费在客服中心回访后,基于客户满意的基础上发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多有健身器械的使用陆续上线,每个会员均可自行查看;开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手段,会员可自助续费和预定购买健身产品。
        最后,是性价比。exGYM更关注与客户消费率较高的产品,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无消费压力的情况下参加健身。

柳欣:解读Running Cat 的跨界商业模式及健身产品蓝图

        “让所有的运动智能化、娱乐化。80后、90后都在想什么,这也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柳欣说。首先,柳欣介绍了RunningCat的新一代数字化体能训练馆。拥有四个亮点,专注小团体训练课;以三大课程体系为支柱;无卡,是课时制度;无销售人员,死磕移动端营销。专注小团体训练拥有众多好处,如可以提高教练的单价价值,解决单价课时的消耗总量、提供训练的多样性寻求、提升健身训练的趣味性、专注极致健身训练体验创造。
        其二是三大课程体系为支柱,包括有MRT2.0、SHAPING、dance三个课程模块。
        其三,是无卡、课时购买制度,而且课时有有效制度,制定化属于个人专属的训练计划。
        最后,是死磕移动端营销。在社会招募,通过移动端的平台,达到最终信息传递效果。

刘苏德:美日健身发展与行业趋势简析

        “大道至简”,刘苏德开始了自己的演讲。他举出了雷军的故事,在金山工作15年,随后成为了天使投资人,最后还有小米手机。别看现在的雷军,可15年前,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另外,董明珠也是刘苏德所提到的,在两会的时候,董明珠问到了记者,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认为根本就没有互联网思维。接下来,刘苏德通过这两个故事,引出自己的俱乐部美日健身。美日健身拥有18家分店,全部分店模块化布局、会员卡全部通用、会员卡价格、营销方案、全部分店相同。“健身行业仍然是新兴的行业”刘苏德说,那么如何看到它的未来和得失呢?而刘苏德则“镜子”概念反观健身行业。餐饮、酒店、医院,与健身行业有相似以及不同的地方,刘苏德以这三个行业,对照健身行业继续“镜面”分析。
        首先,从环境、设备、服务(人员、技术)三个方面来看,餐饮业以服务至上,酒店环境最重要,而医院与餐饮业相同,都是服务既技术为第一位。“排序后,反观自己,健身俱乐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存在什么的顺序呢。”刘苏德说。
        再者,餐馆的从业者是厨师、酒店的从业者是大堂经理、医院的从业者是医生,“那么我们行业的从业者呢?”刘苏德说。
        因此,刘苏德表示,行业的先驱者应该为行业做正确的方向,近十年,健身行业做的太快了,很多标准上都下降了。“以前想成为一个高级俱乐部的健身教练很难,但现在,一个会籍顾问的招聘原则是,能呼吸就用。”
        另外,刘苏德也说,做事需好好做,虽然互联网有冲击,但更需做好该做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好该做的事情,“开好该开的店。不要让人误入歧途。踏实、专注加理想,才能将事业做到更好。”刘苏德说。

樊澄:三四线城市运行新俱乐部品牌建设

       “我是团操出身,所以我把团操看得很重要。”樊澄开始了自己的分享。唐山倍力是一个三线城市的健身品牌,面对初次进入这个城市,樊澄称自己没有在三线城市开店的经验,还会需要很多困难,比如对当地的俱乐部情况了解不多;当地的资源有待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寻找当地的人才;管理流程和方法的与时俱进。
        面对困难,樊澄提出了一下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提升品牌的信任度。如加盟一个品牌或一个培训体系;重视员工入职时的“品牌故事”培训;建立俱乐部网站、公共微信平台。第二,是需要当地的人才。既尊重当地人才,建立培养计划;引进外地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第三,管理流程和方法要与时俱进,既为设计以“娱乐”为主的俱乐部,打造娱乐化的装修、课程等;建立标准化的会籍、私教流程体系;制定良性的管理梯队的培养体系。“经常与同行交流与分享,多出来走走看看。”樊澄最后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叶双铭:国家产业扶持下,健身行业的未来发展

        2014年,上海马拉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500多万报名,从一个皮包开始,坚持了16年,打造遂生健身。叶双铭开始了自己的分享。“26岁时,我看到了朝阳产业,所以就坚持了下来。”叶双铭说。那么,近几年,叶双铭发现骑行的人越来越多,潜水的人越来越多,“看来真是朝阳产业了。”
        另外,叶双铭也称,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健身产业的发展不可估量。叶双铭讲述了过个故事,包括与友人一同来做很多的运动,而健身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骑马、网球、滑雪、帆船等等。

答谢晚宴正在进行……明天参会嘉宾将进行俱乐部参观~

至此,精彩的IWF健身产业创新暨投融资论坛就此结束,但行业论道不曾止步,健与美将持续倾力搭建健身行业的交流平台~行业同仁们,下次再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Mobile|体能论坛 ( 粤ICP备15092216号-2 )

GMT+8, 2024-3-29 21:00 , Processed in 0.0403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